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暖巢俱乐部: 希望患者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暖巢俱乐部: 希望患者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0-05-10 阅读量:586

  “从手术室出来,我的身上插着13根引流管,那个时候,我看不到生的希望,更不奢望还能重新恢复健康。如果没有医疗和护理团队的专家们,今天的我可能没有机会站在这里。”5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暖巢俱乐部第7期科普交流讲座上,曾经的卵巢癌患者王女士(化名)哽咽道。


腹胀腹痛5个多月以为消化不好  没想到被确诊卵巢癌晚期

    57岁的王女士是温州某公司的一名高管,家庭条件不错,事业心很强。即使刚刚做了外婆,也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却依然选择留在工作岗位上。
    2017年6月,在一次体检中,王女士被查出CA125(一项肿瘤指标)偏高。当时,由于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再加上工作繁忙,她并没有重视。
    过了一段时间,王女士时不时觉得腹胀,偶尔还有些腹痛,持续了一段时间症状也没有改善,想着也许是消化道的问题,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了点药。如此几个月,腹胀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她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赶到当地某三甲医院,却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
    听到检查结果,王女士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呆住了。原先,不管是王女士自己还是周围人看来,她都算是同龄女性中的佼佼者,一下子被告知癌症晚期,人生仿佛瞬间跌入谷底。
2017年的冬天,她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

手术范围从盆腔到腹腔再到胸腔

历时近9个小时
    “患者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已经处于卵巢癌3C期,癌细胞出现了腹腔广泛转移,甚至连胸腔也被侵犯到了。”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妇瘤外科护士长、暖巢俱乐部负责人汪和美说,当时,主治医生为王女士制订的治疗方案是先手术,再做化疗。
    由于手术范围从盆腔到腹腔再到胸腔,涉及脏器众多,又要确保多处转移的肿瘤尽可能被切除干净,手术难度非常大。好在通过医生和护理团队的配合,历时近9个小时后,王女士的手术终于成功完成。
    手术结束后,王女士身上共插着13根引流管,被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一个多星期,才被转到普通病房。

护理步骤细致到每根引流管的摆放位置
    为了能帮助王女士尽快恢复,妇瘤外科的护理团队花了大力气。
    躺在病床上应该做什么康复动作、第几天能下床、下床之后左右两边各由哪个护士搀扶、每根引流管的摆放位置……每一个细节,都由护理团队不断讨论得出。
    汪和美护士长说,最开始,王女士整个人都呈现出一种麻木的状态,有经验的护士都看得出来,这缘于患者本人的恐惧、绝望,直到最后丧失求生欲望。护理团队每天不断地对她进行鼓励,聊家人、聊未来,直到王女士逐渐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一个多月后,王女士出院。之后,她又接受了七次化疗,2018年6月28日结束所有治疗。

治疗结束立刻加入暖巢俱乐部
    考虑到有利于卵巢癌患者的全程管理,为治疗结束后的患者提供一个便利的康复护理平台,聚焦“早期筛查、居家护理与康复”,2018年12月,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了“暖巢俱乐部”,主要关爱对象为省内外的卵巢癌患者。得知这一消息,王女士立刻加入了俱乐部。她在化疗结束后的BRCA2基因突变、引流管护理等方面,得到了医护团队的细致帮助。
    据暖巢俱乐部负责人汪和美护士长介绍,由于卵巢癌患者手术化疗后的康复期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引流管护理问题、盆腔淋巴囊肿、造口并发症等等。在俱乐部里,医护人员鼓励患者及时反馈各种不适的症状,给予专业指导,并以在线的方式把护理延伸到患者的家庭,有问必答。另外,俱乐部还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讲座,引起大众对卵巢癌的关注。


身为“护士”之前,我们首先是“人”
帮助患者,并不仅仅因为职责所在
    护士的日常工作本已非常繁重,俱乐部的工作无疑增加了她们的工作量。汪和美坦言,说不累是假的,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对此不仅不抗拒,反而非常积极。
    “身为‘护士’之前,我们首先是‘人’,看到陷入无助、绝望境地的患者,尽心帮助并不只是因为职责。看到别人有困难,普通人都会想着去帮一把的吧?”
    汪和美说,前不久,科室收治了一位18岁的患者,护士们都把她当做妹妹看,时不时去逗逗她,引她说说话,在这群护士姐姐的眼里,她是大家的小宝贝,不忍心看到小小年纪的她因为疾病消沉;还有一次深夜,汪和美看到有位护士默默坐在一位因病情不乐观而焦虑失眠的患者床边,虽没有开口,却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不管在科室,还是在俱乐部,我们想尽力为患者做点什么的心是不会变的,希望她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来源: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王屹峰  

相关新闻